1、出自姬姓,为周文王之后。后衍化为三支王姓族派
:
一是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的后裔,因本来是王族,所以他们以王为姓。
二是东周灵王太子姬晋,因直谏被废为庶人,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、琅邪,时人号称王家,以后便以王为姓。
三是魏国信陵君无忌,魏被灭后,其子孙被称为"王家",随以王为姓。
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:河东猗氏有王姓,为周平王太孙赤之后,平王在位五十多年,他的太子浊父先他而死,浊父子名赤,是周桓王的胞兄。平王去逝后,赤继承王位,但因势力不如胞弟强大,不久便被推翻,他不得已出奔晋国。其子孙也因是王者之族,改姓王姓,是为山西王氏。
2、出自妫姓,为齐王田力的后代。齐被灭后,其后人以王为姓。
舜的后裔妫满被周武王封于陈,传至公子完,避难逃到齐国,改姓田,其裔孙田和成为齐国国君,史称"田氏代齐",公元前404年,田和废齐自立国君,将姜姓齐国改为田姓齐国,后齐国被秦国所灭,国灭后的齐国末帝齐王建居共(今河南省辉县),生有三子:异、桓、轸。异生子安。项羽反秦时被封为济北王,项羽灭亡后,田安失去王位。其子孙为了纪念这一时的辉煌,从此便改姓王。此为河南壬氏。
3、出自子姓,为殷商王子比干之后。比干被杀后,其子孙为了纪念他,改姓为王。
据《通志,民族略》所载,殷商王子比干(纣王的叔父),因屡次劝谏纣王,被剖心而死。比干被杀后,葬在当时的国都朝歌(今河南省卫辉市北)附近,他的子孙世代为他守陵,同时为了纪念他,便改以“王”为氏。
4、出自赐姓或改姓的王姓。如战国燕王丹的玄孙喜被王莽赐姓王。
刘氏改姓王氏:西汉末,王莽建立新朝,始建国二年(10年)下诏说:“明德侯刘龚、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,或献天符,或贡昌言,或捕告反虏,厥功茂焉。诸刘与三十二人同宗共祖者勿罢,赐姓曰王”。
北朝时,西域胡人支颓褥迁居到新丰(今陕西临潼县东北),不久即死去。他的妻子带着儿子支收又嫁给了北周的王粲。因此支收改姓王,他的儿子就是隋朝末年一度称帝的王世充。
谢氏改姓王氏:明朝汀州府(今福建省长汀县)经历王得仁,其家本姓谢氏,“父避仇外家,因冒姓王氏”。
孙氏改姓王氏:明朝都御史王一鹗本来姓杨,大理评事王大崇本来姓孙,都改姓王。
出自元朝王室。
5、少数民族改姓王氏。如鲜卑族可频氏、羌族钳耳氏、乌桓族回纥阿布思族
、高丽人、回纥人、匈奴族、契丹族、女真族、蒙古人、满族人。
金朝皇族完颜氏在金亡国后也有改姓王的。成吉思汗六子为逃避因夺位引起的迫害、追杀,逃往中原,因身为王爷,为显示身份改姓王。宋朝以后,先后建立元朝和清朝。在长期与汉人接触过程中,不少蒙族人、满族人也改姓王氏。
6、由复姓简化而来。这种情况的王姓较多,据统计至少有14个,即王子、王父、王官、王人、王史、王叔、王孙、王周、成王、威王、五王、西王、小王、乐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