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“用中求发展”的法则
我们现在来考察两例重在诊断疾病的特异感知。
1988年8月10日,作者来到昌平某宾馆。这里距十三陵很近。宾馆是林园式的,景致不错。中国有关的气功协会、医学单位在这里召开世界医学气功筹备会。与会的除了有关负责人外,有几十个气功师及人体特异功能者。
作者与会两天,考察了许多人,许多特异现象。这里要举出的是两个神童兄弟。关于他们的事例,作者曾在《大气功师》中写到过。完全依据事实。
哥哥叫赵亮,弟弟叫赵办。十岁多一点年龄。他们由父亲领着来参加气功表演。父亲赵本献。他们是四川宣汉县人。当时的住址是宣汉县新街四十三号。
作者对考察他们,兴趣最大。因为儿童单纯,说话没有任何矫情。我先到他们住的房间。两个孩子完全是儿童性格。一会儿打开彩色电视,一会儿崐玩空调机,一会儿玩玩电话,一会儿在弹簧床上颠一颠,相互捅捅,逗笑,十分活泼可爱。他们没到过北京,没住过这样的高级房间,所以样样很新鲜。可是,一到练功时,他们就坐住了,一练就是一夜。做父亲的很忠厚,对作者介绍道。另外,给人看病时,兄弟俩很认真。
作者已经知道这两个神童具有透视诊断、发功治病、遥视、预测等气功功夫,也即是特异功能。作者希望的是与他们父子三人聊聊,获得更真切、更感性的印象。那些特异功能,等一会儿,他们要在会上表演。作者要了解他们更具体的练功、得功过程。孩子的天真、单纯,使得这种面对面的考察更具有真实性。
问他们是何时开始练功的?拜谁为师?做父亲的回答作者:两个小孩都是从四五岁就开始练功的。没有拜过师傅。是做父亲的自己摸索出一套道家功,教给他们的。做父亲的原是国家正式职工,现在放弃了工作。他说:我们目前是巡回行医一段时间,挣了一些钱,就回来,找个安静的地方练很长一段时间功。我们不以挣钱为目的,主要是想探索气功治病的方法。我们有这样的打算,两个小家伙很有抱负,就是说,如果以后外国人要来中国看最高级的气功,就要找他们。
作者以为,这个志气很好。但将来到底如何,还很难预料。因为气功功夫的发展,本身就是有意无意之间的事。它又受许多客观条件的决定。
作者此时所做的只是尽可能确凿深入的考察。不时有其他人进来,请他们诊断疾病。
这一切都成了作者当面考察的实例。
考察的结果如下:
一,兄弟两人都有较强的特异感知功能。遥感,预测,特异诊断,透视,这些功能基本都有。特异感知功能常常是综合的,本质是综合的,在他们身上得到验证。
二,他们的特异感知特别表现在对疾病的“特异论断”上。这一功能最突出。因为,他们现在的主要气功实践就是给人诊断、治疗。这是“应需出现”法则的体现。病人诊断前无须自我诉说。两个孩子只需入气功态,就能特异感知到。说对方有肿瘤,对方若不信,到医院一查,果然就有。说对方胃下垂,到医院一拍片子,就是胃下垂。说你怀了双胞胎,就是双胞胎。准确率很高。
三,他们特异诊断时,获得结论,主要*“图象”。即主要*“透视”,如果是遥测一个人的疾病,那同时就是“遥视”了。作者注意到,当兄弟俩为一个人诊断时,都是盘腿而坐,闭目。常常一次又一次抬头从上往下,在扫描什么似的。
作者问他们:你们怎么知道对方有病的?
赵亮用手摸一下额头,说:在这儿看见的,象看电视一样。
当然,他们也不仅仅是*图象。还有直觉式的,思维式的。譬如,他们测出对方已经病了多少天,那是“心中一下就知道的”。
四,他们有相当强的发功治疗功能。各种内科、外科病,他们都能治疗。癌症,除了晚期的,早期、中期癌症,他们也已治疗了多例。
这一天,即1988年8月10日下午,在一个大会议室,赵亮、赵办兄弟俩与其他有特异功能的气功师们相继做了公开表演。
赵亮、赵办表演的项目是特异诊断。方法是,请任何人,最好是对气功有怀疑态度的人出题目。
那一天给他们俩出的题目,多属遥距诊断。即出题人随便说出一个不在场的人的姓名。
请赵亮、赵办遥测。出题人则预先将他所知的被遥测者的病状写在一张小纸片上,预先交给裁判。裁判无权事先打开。等赵办或赵亮报出遥测结果了,裁判再打开纸条当众宣读。
以此验证。
作者非常注意现场。作者确认,这一考察检验中,并没有作弊的可能。首先,这里没有作弊的需要与动机。作者对会场中的人事很清楚。
出题的人、裁判没有任何对赵办、赵亮偏袒的倾向。他们完全是质疑的。在场的许多气功师,也以他们特有的经验,很审视地注意着一切。这些有功能的人,都不允许有假冒的货色在这里充数。
作者当时的思路,特别在于区分:赵办、赵亮,是直接遥测的呢,还是思维传感的呢?
因为他们完全可能通过思维传感知道出题人头脑中的思维,崐知道出题人在纸条上写的病症是什么。
但是,当时的实际情况排除了思维传感的可能。
有一个出题人在说出一个不在场的被测者姓名后,小赵亮盘腿坐在椅子上,双目垂帘,入静,双手兜于小腹前。这次时间较长。半分钟过去了,又半分钟过去了。只见他微闭双眼,一次又一次抬起头,一点点垂下来,好象是在用目光从上到下扫描着,仔细辨认着,他的眉头有些蹙起。好一会儿,他才睁开眼,有些没把握地用目光寻找会议室满满腾腾人群中的父亲。做父亲的好象是用目光对他做了一个鼓励的示意。
赵亮稍有些没把握地说:这个人整天闭着眼,躺着,昏睡不醒,背部有一片淤血,死血……说到这儿,他略犹豫了一下:他已经死了,不能治了。
当时会议室内一下很静。人们都看着出题人,看着裁判。这一次是出题人站起来说:
我刚才说的这个人确实是已经死了。
会议室的人对出题人这样做都很不满意。稍有些喧嚷。出题人是个女同志,她解释说:
我这样,就是为了真正检验一下小赵亮,看看他的功能怎么样。因为谁也想不到被测的人是已经死了的。对吧?所以,我出的题目,可以说是赵亮最成功的功能显示。
大家都给小赵亮鼓掌。祝贺他在这出轨的难题前也回答正确。
当时坐在我旁边的是某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,她对作者说:终日昏睡不醒,背部一片死血,这真是对死亡的形象注释。
作者想到的是:这充分表明小赵亮是通过直接遥感获得的信息。然而,如果出题人见过死者的死亡形象的话,这又不能排除思维传感的可能性了。
在表演后继续进行的个别谈话中,父亲赵本献对作者说:他们曾受到严新气功报告内容的许多启发。譬如遥测功能,还有遥治功能,都是看了严新的气功报告后,才逐步自我开发出来的。还有许多功能也是这样。
当时,他们的这番话对作者有很大启示。气功功夫,人体特异功能不仅要在气功训练中,在入静中,在放松训练中开发,而且要在运用中继续开发、提高。
如何运用功能,如何想办法运用功能,这是要动脑筋的。这里有个方法问题,窍门问题。
开发功能,发展功能,也同样要“苦干加巧干”。人的潜在特异功能,是存在于意识深处的,存在于灵性之中的。调动它,要有灵活的、灵巧的、有效的方法。要琢磨。
这原本是个灵巧的活计。
清静放松是根本,是基础;而灵巧、灵活则是关键。
要动脑筋,要灵机一动。特异功能是灵机一动而生的,开发、发展特异功能,也要靠灵机一动。
灵机开发灵机,就是那么回事。
如果把这里的思路总结一下,我们将得到如下有实用价值的法则:
一,特异功能一旦出现,除了继续气功训练外,还要在运用它的过程中发展它。即“用中求发展”法则。
二,如何运用,如何在运用中发展特异功能,要*灵巧的方法。即“灵机开发灵机” 法则。
三,特异功能本质是相同的,因此,一种特异功能的出现,稍经自我发展,是很容易变成多种特异功能的。这就是特异功能“一能变多能”的法则。
(责任编辑:清云) |